今天是 2022 年 1 月 18 日,在 1896 年的今天,亨利·路易斯·史密斯(Henry Louis Smith)第一次向公众展出 X 光机;自问世之后,X 射线诊断与治疗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今的 X 光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科学教育,工业各个领域,例如用于医院协助医生诊断疾病、工业的无损探伤、火车站和机场的安全检查等等。循历史轨迹,回顾 1 月 18 日还发生过哪些改变互联网格局与科技进程的关键事件。
1938 年 1 月 18 日:开发哈佛马克一号(Harvard Mark I)的构思完成
图源:维基百科
1937 年 11 月,计算机科学先驱,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设计者霍华德·艾肯提交给 IBM 一项研发新型计算机的方案。1938 年 1 月 18 日,1938 年 1 月 18 日,开发哈佛马克一号的构思完成,发明家詹姆斯·布赖斯写了一份备忘录,确定了 IBM 为哈佛大学开发“哈佛马克一号”(Harvard Mark I)计算机。随后经过 IBM 工程师的可行性研究,公司董事长 Thomas Watson 于 1939 年 2 月亲自批准了该项目及其资助。二战前夕及期间,计算技术蓬勃发展,诞生了大批数字计算机;其中最早投入使用也最为知名的就是 IBM 为哈佛大学制造的这台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俗称“哈佛马克一号”。这台计算机于 1944 年开发完成,重 5 吨,长度接近 16 米,运算速度约为每秒 3 次。
哈佛马克一号是一种通用机电计算机,在二战后期的战争中被使用。先前的专栏所介绍的那位海军女程序员,格蕾丝·赫珀,便是哈佛马克一号的第一批程序员;她在哈佛马克一号上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 Bug。而在马克一号上运行的首批程序之一是在 1944 年 3 月 29 日由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发起的;当时,冯·诺依曼正在从事曼哈顿计划,需要确定内爆是否是引爆一年后所使用的原子弹的可行选择。
哈佛马克一号还能计算和打印数学表,达成了计算机鼻祖、英国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奇所追求的“分析机”的最初目标。马克一号于 1959 年被拆解,但它的一部分作为哈佛历史科学仪器收藏的一部分在科学中心展出,直到 2021 年 7 月移至奥尔斯顿的新科学与工程综合大楼,原来的机器被转移到 IBM 和史密森学会。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1963 年 1 月 18 日:计算机硬件公司 Gateway 的创始人 Tedd Waitt 出生
泰德·维特(Theodore W. " Ted " Waitt)出生于 1963 年 1 月 18 日,他是美国的亿万富翁和慈善家,也是电脑硬件公司 Gateway 的联合创始人。1985 年 9 月 5 日,泰德·维特和他的兄弟用他们祖母担保的 10000 美元贷款创办了 Gateway,当时公司的名字还叫做 Gateway 2000。公司开始于他们父亲在爱荷华州苏城开设的牧场,于是他们早期将旗下的电脑产品装在印有荷斯坦奶牛标记的斑点盒中,并为了配合荷斯坦奶牛吉祥物还开设了名为 Gateway Country Stores 的农场式零售连锁店,主要分布在美国的郊区和农村地区。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市场,公司于 1998 年 10 月 31 日从其名称中删除了“2000”,迎合那些零零年之前出生的客户。
1998 年,泰德·维特领导公司总部从南达科他州迁至加利福尼亚州波威。1999 年底,维特将其作为 Gateway 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让给了 Jeffrey Weitzen,但于 2001 年 1 月重返该职位。2004 年,在收购 eMachines 后,维特将 Gateway 的日常运营和 CEO 的头衔移交给了前 eMachines 的 CEO Wayne Inouye。2005 年 5 月,他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结束了与他共同创立的公司近 20 年的经营。
维特曾多次入选福布斯杂志,他在福布斯美国 400 位富豪榜和福布斯世界亿万富豪榜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根据 2002 年 9 月发行的《财富》杂志,维特在互联网时代出售了价值 11 亿美元的 Gateway 股票。2007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的宏碁公司完成了对 Gateway 的收购;并且从 2020 年 9 月起,宏碁向总部位于深圳的科技公司 Bmorn Technology 授予 Gateway 品牌和许可权,通过沃尔玛制造和销售 Gateway 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离开了 Gateway 的泰德·维特开始特立独行,他继续组建了四家公司,其中的 Avalon Capital Group 是一家在技术领域拥有多元化利益的私人投资公司,业务涉及医疗保健、能源、金融和房地产;而剩下三家公司分别是维特基金会、维特研究所和维特预防暴力研究所,维特创建了这些非营利组织,致力于通过历史和科学探索来提高人类的知识水平。
1965 年 1 月 18 日:著名微软推销博主 Robert Scoble 出生
1965 年 1 月 18 日,罗伯特·斯科布尔(Robert Scoble)出生,他是一名美国科技博主、作家和“技术布道者”(Technical evangelist);Technical evangelist 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下有着多个版本的翻译,许多互联网公司对其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因为“evangelist”一词原意指的是基督教中传播福音的人;但事实上,“技术布道者”其实是很多技术公司中的一个正式职位,而罗伯特·斯科布尔便是微软公司(Microsoft)的布道者。斯科布尔通过创建博客 Scobleizer,利用新兴的博客的趋势推销微软的软件,大幅度改善了千禧年之后的微软公司形象。
斯科布尔于 1965 年 1 月 18 日出生在新泽西州,在距苹果电脑硅谷总部约一公里的地方长大。1993 年,他没有完成圣何塞州立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学位就辍学了,随后他在 2003 年 6 月接受了微软给他赋予的“技术布道者”职位,创建了博客 Scobleizer。国际周报《经济学人》曾在 2005 年 2 月 15 日这么评价斯科布尔对微软和大众的影响:
他在全世界的极客中已经小有名气,人们虔诚地阅读他的博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斯科布尔做到了这么多年来许多公关一直没做到的事情:他让拥有垄断霸凌历史的微软,在外界看来,尤其是那些独立软件开发人员看来也显得不那么“邪恶”了。
2006 年 6 月 10 日,斯科布尔宣布他将离开微软加入 Podtech.net 担任媒体开发副总裁,而这是当时在硅谷刚成立的一家互联网媒体新兴企业。这个公司今年年初开始做网络广播业务,播出一些对技术行业名人的一些采访节目。斯科布尔当时宣传新工作的工资是十多万美元,还有许多股票期权。而如果这个新公司取得成功,他会比在微软赚更多的钱。那一天,博客 Scobleizer 的访问量达到了历史峰值。
2007 年 12 月 11 日,在参加 LeWeb3 大会的一个小组讨论时,斯科布尔因为电脑加载问题,无意中泄露了自己将于 2008 年 1 月 14 日离开 PodTech,并可能加入 Fast Company 的消息。12 月 12 日,他在博客上承认了这一消息,并在 2008 年 3 月 3 日正式成立了 Fast Company。Fast Company 发行着一套以印刷和在线形式出版的美国商业月刊,专注于技术、商业和设计。2021 年 1 月 8 日,罗伯特·斯科布尔因私生活问题宣布逐渐退出社交网络媒体,他将只在科技界出现大新闻的时候发声,并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静下来写书。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012 年 1 月 18 日:维基百科为抗议反盗版法案(SOPA)关闭页面 24 小时
《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top Online Piracy Act)是一项备受争议的美国法案,它通常缩写为 SOPA,由美国议员兰默·史密斯( Lamar S. Smith)于 2011 年 10 月 26 日提出;法案禁止网络广告公司向涉嫌网站投放广告、禁止支付网站向涉嫌网站提供支付服务、禁止搜索引擎出现涉嫌网站的网址,甚至可以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拒绝用户访问涉嫌网站。该法案提高了对互联网用户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分享著作权内容的刑罚,如:六个月内分享 10 份音乐或电影类的著作权作品将面临最高五年的监禁。
SOPA 法案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并得到了几乎大部分版权所有方——比如美国电影协会、美国唱片业协会和图书公司等以及其他从事收费电视、电影及音乐行业的企业广泛支持;而反对 SOPA 的,自然就是网民和互联网公司。在 2011 年,包括 Google、Yahoo!、YouTube、Facebook、Twitter、AOL、LinkedIn、eBay、Mozilla、Microsoft、Reddit 和维基百科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公司都联合反对着 SOPA 的实行,知名的电脑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对该法案表示反对并“决定退出商业软件联盟”。
从 2011 年 11 月起,上述的许多互联网公司开始停止服务表示抗议,而微软公司则表示反对 SOPA 草案,但是不会效法其他公司以暂停服务的方式来抗议。2012 年 1 月 18 日,维基百科为抗议反盗版法案(SOPA)关闭页面 24 小时,当天许多的主流媒体都关闭了网页,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封闭行动。反对该法案的权利倡导非营利组织电子前沿基金会在后来统计,此次抗议活动是互联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超过 11.5 万个网站在 18 日开始的这三天更改了网页。
知识产权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无形的财产,它被概括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始于 17 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后由比利时法学家皮尔第所发展;到 1967 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后,知识产权的概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认可。可以说知识产权是互联网永恒的话题,无数争端与协议始于这四个字,而无数公司又建立在这四个字之上。
哈佛Mark I灵感起源;回顾历史上的今天
今天是 2022 年 1 月 18 日,在 1896 年的今天,亨利·路易斯·史密斯(Henry Louis Smith)第一次向公众展出 X 光机;自问世之后,X 射线诊断与治疗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如今的 X 光机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科学教育,工业各个领域,例如用于医院协助医生诊断疾病、工业的无损探伤、火车站和机场的安全检查等等。循历史轨迹,回顾 1 月 18 日还发生过哪些改变互联网格局与科技进程的关键事件。
1938 年 1 月 18 日:开发哈佛马克一号(Harvard Mark I)的构思完成
图源:维基百科
1937 年 11 月,计算机科学先驱,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设计者霍华德·艾肯提交给 IBM 一项研发新型计算机的方案。1938 年 1 月 18 日,1938 年 1 月 18 日,开发哈佛马克一号的构思完成,发明家詹姆斯·布赖斯写了一份备忘录,确定了 IBM 为哈佛大学开发“哈佛马克一号”(Harvard Mark I)计算机。随后经过 IBM 工程师的可行性研究,公司董事长 Thomas Watson 于 1939 年 2 月亲自批准了该项目及其资助。二战前夕及期间,计算技术蓬勃发展,诞生了大批数字计算机;其中最早投入使用也最为知名的就是 IBM 为哈佛大学制造的这台自动顺序控制计算机,俗称“哈佛马克一号”。这台计算机于 1944 年开发完成,重 5 吨,长度接近 16 米,运算速度约为每秒 3 次。
哈佛马克一号是一种通用机电计算机,在二战后期的战争中被使用。先前的专栏所介绍的那位海军女程序员,格蕾丝·赫珀,便是哈佛马克一号的第一批程序员;她在哈佛马克一号上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 Bug。而在马克一号上运行的首批程序之一是在 1944 年 3 月 29 日由约翰·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发起的;当时,冯·诺依曼正在从事曼哈顿计划,需要确定内爆是否是引爆一年后所使用的原子弹的可行选择。
哈佛马克一号还能计算和打印数学表,达成了计算机鼻祖、英国发明家查尔斯·巴贝奇所追求的“分析机”的最初目标。马克一号于 1959 年被拆解,但它的一部分作为哈佛历史科学仪器收藏的一部分在科学中心展出,直到 2021 年 7 月移至奥尔斯顿的新科学与工程综合大楼,原来的机器被转移到 IBM 和史密森学会。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1963 年 1 月 18 日:计算机硬件公司 Gateway 的创始人 Tedd Waitt 出生
泰德·维特(Theodore W. " Ted " Waitt)出生于 1963 年 1 月 18 日,他是美国的亿万富翁和慈善家,也是电脑硬件公司 Gateway 的联合创始人。1985 年 9 月 5 日,泰德·维特和他的兄弟用他们祖母担保的 10000 美元贷款创办了 Gateway,当时公司的名字还叫做 Gateway 2000。公司开始于他们父亲在爱荷华州苏城开设的牧场,于是他们早期将旗下的电脑产品装在印有荷斯坦奶牛标记的斑点盒中,并为了配合荷斯坦奶牛吉祥物还开设了名为 Gateway Country Stores 的农场式零售连锁店,主要分布在美国的郊区和农村地区。同时,为了吸引更多市场,公司于 1998 年 10 月 31 日从其名称中删除了“2000”,迎合那些零零年之前出生的客户。
图源:维基百科
1998 年,泰德·维特领导公司总部从南达科他州迁至加利福尼亚州波威。1999 年底,维特将其作为 Gateway 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让给了 Jeffrey Weitzen,但于 2001 年 1 月重返该职位。2004 年,在收购 eMachines 后,维特将 Gateway 的日常运营和 CEO 的头衔移交给了前 eMachines 的 CEO Wayne Inouye。2005 年 5 月,他辞去公司董事长一职,结束了与他共同创立的公司近 20 年的经营。
维特曾多次入选福布斯杂志,他在福布斯美国 400 位富豪榜和福布斯世界亿万富豪榜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根据 2002 年 9 月发行的《财富》杂志,维特在互联网时代出售了价值 11 亿美元的 Gateway 股票。2007 年 10 月 16 日,中国的宏碁公司完成了对 Gateway 的收购;并且从 2020 年 9 月起,宏碁向总部位于深圳的科技公司 Bmorn Technology 授予 Gateway 品牌和许可权,通过沃尔玛制造和销售 Gateway 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离开了 Gateway 的泰德·维特开始特立独行,他继续组建了四家公司,其中的 Avalon Capital Group 是一家在技术领域拥有多元化利益的私人投资公司,业务涉及医疗保健、能源、金融和房地产;而剩下三家公司分别是维特基金会、维特研究所和维特预防暴力研究所,维特创建了这些非营利组织,致力于通过历史和科学探索来提高人类的知识水平。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百度百科
1965 年 1 月 18 日:著名微软推销博主 Robert Scoble 出生
1965 年 1 月 18 日,罗伯特·斯科布尔(Robert Scoble)出生,他是一名美国科技博主、作家和“技术布道者”(Technical evangelist);Technical evangelist 这个词在中文语境下有着多个版本的翻译,许多互联网公司对其的理解也是五花八门,因为“evangelist”一词原意指的是基督教中传播福音的人;但事实上,“技术布道者”其实是很多技术公司中的一个正式职位,而罗伯特·斯科布尔便是微软公司(Microsoft)的布道者。斯科布尔通过创建博客 Scobleizer,利用新兴的博客的趋势推销微软的软件,大幅度改善了千禧年之后的微软公司形象。
图源:维基百科
斯科布尔于 1965 年 1 月 18 日出生在新泽西州,在距苹果电脑硅谷总部约一公里的地方长大。1993 年,他没有完成圣何塞州立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学位就辍学了,随后他在 2003 年 6 月接受了微软给他赋予的“技术布道者”职位,创建了博客 Scobleizer。国际周报《经济学人》曾在 2005 年 2 月 15 日这么评价斯科布尔对微软和大众的影响:
他在全世界的极客中已经小有名气,人们虔诚地阅读他的博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斯科布尔做到了这么多年来许多公关一直没做到的事情:他让拥有垄断霸凌历史的微软,在外界看来,尤其是那些独立软件开发人员看来也显得不那么“邪恶”了。
2006 年 6 月 10 日,斯科布尔宣布他将离开微软加入 Podtech.net 担任媒体开发副总裁,而这是当时在硅谷刚成立的一家互联网媒体新兴企业。这个公司今年年初开始做网络广播业务,播出一些对技术行业名人的一些采访节目。斯科布尔当时宣传新工作的工资是十多万美元,还有许多股票期权。而如果这个新公司取得成功,他会比在微软赚更多的钱。那一天,博客 Scobleizer 的访问量达到了历史峰值。
2007 年 12 月 11 日,在参加 LeWeb3 大会的一个小组讨论时,斯科布尔因为电脑加载问题,无意中泄露了自己将于 2008 年 1 月 14 日离开 PodTech,并可能加入 Fast Company 的消息。12 月 12 日,他在博客上承认了这一消息,并在 2008 年 3 月 3 日正式成立了 Fast Company。Fast Company 发行着一套以印刷和在线形式出版的美国商业月刊,专注于技术、商业和设计。2021 年 1 月 8 日,罗伯特·斯科布尔因私生活问题宣布逐渐退出社交网络媒体,他将只在科技界出现大新闻的时候发声,并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静下来写书。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012 年 1 月 18 日:维基百科为抗议反盗版法案(SOPA)关闭页面 24 小时
《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top Online Piracy Act)是一项备受争议的美国法案,它通常缩写为 SOPA,由美国议员兰默·史密斯( Lamar S. Smith)于 2011 年 10 月 26 日提出;法案禁止网络广告公司向涉嫌网站投放广告、禁止支付网站向涉嫌网站提供支付服务、禁止搜索引擎出现涉嫌网站的网址,甚至可以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拒绝用户访问涉嫌网站。该法案提高了对互联网用户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分享著作权内容的刑罚,如:六个月内分享 10 份音乐或电影类的著作权作品将面临最高五年的监禁。
图源:维基百科
SOPA 法案曾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并得到了几乎大部分版权所有方——比如美国电影协会、美国唱片业协会和图书公司等以及其他从事收费电视、电影及音乐行业的企业广泛支持;而反对 SOPA 的,自然就是网民和互联网公司。在 2011 年,包括 Google、Yahoo!、YouTube、Facebook、Twitter、AOL、LinkedIn、eBay、Mozilla、Microsoft、Reddit 和维基百科在内的各大互联网公司都联合反对着 SOPA 的实行,知名的电脑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对该法案表示反对并“决定退出商业软件联盟”。
从 2011 年 11 月起,上述的许多互联网公司开始停止服务表示抗议,而微软公司则表示反对 SOPA 草案,但是不会效法其他公司以暂停服务的方式来抗议。2012 年 1 月 18 日,维基百科为抗议反盗版法案(SOPA)关闭页面 24 小时,当天许多的主流媒体都关闭了网页,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网络封闭行动。反对该法案的权利倡导非营利组织电子前沿基金会在后来统计,此次抗议活动是互联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超过 11.5 万个网站在 18 日开始的这三天更改了网页。
知识产权是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无形的财产,它被概括为一切来自知识活动领域的权利,始于 17 世纪中叶法国学者卡普佐夫的著作,后由比利时法学家皮尔第所发展;到 1967 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签订后,知识产权的概念得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认可。可以说知识产权是互联网永恒的话题,无数争端与协议始于这四个字,而无数公司又建立在这四个字之上。
-
第一台通用计算机面世;回顾历史上的今天 更新时间:2022-02-14 -
iPad 12 周年;回顾历史上的今天 更新时间:2022-01-27 -
电子游戏起源;回顾历史上的今天 更新时间:2022-01-25 -
IBM 起源;回顾历史上的今天 更新时间:2022-01-24 -
微信正式上线;回顾历史上的今天 更新时间:2022-01-21
查看更多文章 >